黑、白、灰的形式关系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素描知识 > 正文

黑、白、灰的形式关系(素描形式语言基础词汇)

 

黑、白、灰这种形式语言的特点是对比强烈,画面简洁明快,类似版画效果,整幅画的构成以黑白为主线,灰色块主要用来调节和统一画面。因其单一的明暗值变化不大,所以黑、白、灰在平面上的搭配、分布是形成画面节奏的主要手段。具体的构成手法有以下几种:

 

(1)以白衬黑:黑色具有较强的实体感,这一构成的处理需同时注意白色的造型,在某些时候视觉的注意力会转化到白色的造型上去。中国画中有“以白挡黑”、“知白守黑”之说,即是以虚挡实,虚中求实(图3-39)。

奴隶市场和消失的伏尔泰胸像

(2)以黑衬白:这样的构成中,白色的形状总是显得更为鲜明突出,就像在深色夜幕上闪亮的繁星,黑色则作为背景而往视觉的深远方叫沉寂消失。以一定的造型结合这种黑白构成能造成一种孤寂、神秘的心观效果(图3-40)。

毕加索自画像

在中国画中,倾向于黑的暗色属于静,倾向于白的亮色属于动。暗与亮,动与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3)黑白之间互相联系、穿插,或者以灰色调在其中呼应、协调,可以取得黑白之间的有效转换、衬托,因此可以传达出一种富有有奏感,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图3-41、图3-42)。

罗斯科(左);设色云山图(右)

当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所创造的留白画法,是根据观察雨后云山云气蒸腾的体验而来的。他说:“画这种留白条,画时要注意到白处,使留白处造型美观。在分行布白上,也要有粗有细,有疏有密。旁边用墨衬出,要有浓有淡。其法先用湿笔连续点出几块大坱水墨,然后再分细部,顺笔因势,曲折成形。首贵自然,切忌做作,如死蛇僵蚕,欲巧反拙。又须互相贯气,有气才活。”中国画以气的贯通来组织画面节奏形式的内在生气,而西方绘画则注意造型的节奏韵律感,两者的意义相同(图3-43)。

杜甫诗意册

(4)黑白之间以多层次的灰调子有序过渡,取得平和、悠长的静态节奏效应(图3-44)。

夜色

相关知识 - 技法

明暗造型的基本内容

明暗造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只要有形象和光的存在就会有明暗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明暗是构成完整的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素描知识

明暗表现光线、空间感

明暗表现光线、空间感。光线照在物象上,所产生的明暗模式有其间有的规律。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它是帮助人类知觉空间的最重要的必要条件。
 素描知识

明暗造型法表现物理特质(纹理组织)、体量、结构

明暗造型法表现物理特质(纹理组织)、体量、结构。(1)明暗造型法表现物理特质(纹理组织);(2)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重量和密度;(3)明暗表现物体的结构或平面结构。
 素描知识

明暗表现的抽象形式

明暗表现的抽象形式。抽象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造型思路不仅在于物象原形潜在特质的变数所发生过程的纵向深入,还在于对物象原形本质中的某一性质特征的捕获,而展开的横向探索。
 素描知识

明暗对情感的表达方法

明暗对情感的表达方法。从情感性质来讲,视觉在体验一种明暗值变化时,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联想。
 素描知识

明暗与形式感、画面构成的关系

明暗与形式感、画面构成的关系。画面中明暗的形式规律是依赖画面的总体关系、黑白灰的有序倾向、相对性、空间结构布局、明暗的主观表现等关系组成的。
 素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