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浅绛技巧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国画知识 > 正文

中国山水画的浅绛技巧:

 

浅绛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的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方法楚先用浓淡,干湿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廊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加少量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 浅绛彩瓷,面目—新,品类齐全,粗细兼备,销量不菲,风行全国达半个多世纪。

 

陶瓷界所说的“浅绛”,乃借用于国画术语。其所指是指清中期或偏晚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其瓷上纹饰与纸绢上之浅绛_近似的一种彩色瓷。不过,用于瓷器上的“浅绛”,其绘画题材已经不像传统粉彩那样限于山水和花鸟;除山水、花鸟题材之外,还有人物、走兽、楼阁、远近景等之类。浅绛彩瓷画不但仿摹浅绛山水画的用色,还追求文人画淡抹轻染的色调,不似以往的粉彩、五彩瓷那样发色艳丽、浓重,而是淡雅、秀丽。

 

浅绛彩瓷的画艺师法于宋元以来,尤其是元代文人纸本或绢本画;而追求的是施彩浅淡,画意幽远的艺术风格。浅绛彩瓷的画艺受到了元代黄公望以及董其昌、“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的影响,其中以受元代黄公铝、王蒙的浅绛山水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关知识 - 技法

中国绘画中的动静

中国绘画中的动静关系在画曲中体现为:构图的开合、笔墨的运动、空间的构造、形神的表现等,都可以从动与静的角度去加以理解。
 国画知识

宾主关系

中国画的宾主关系|绘画术语:中国画中说的“宾”就是画面上起陪衬作用的形象,它的作用就是让它所陪衬对象的形象更加突出,让观者的视觉停留在“主”的位置上。
 国画知识

中国画的开合

中国画的开合理论的应用讲求开中有合、合中有开,确保艺术形象芥个部分成 为既互相区别又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国画知识

中国画的疏密关系

中国画的疏密关系:疏密关系即指疏中见密、密中有疏,指线的组织手段,也和布局结构的空间或时间效果有关。
 国画知识

中国画的重彩技法

中国画的重彩技法:重彩它是充分表现人的情感本质丰富性的绘画形式。古代杰出的民间画家采用了朴素的表现技法,同样用色彩的力度震撼了人们的灵魂
 国画知识

中国画的泼彩技法

中国画的泼彩技法:泼彩是张大千在海外总结中国传统笔墨后,以泼墨法为基础,借用工笔花鸟画的“撞水”、“撞色”二法,并从西画中吸取营养而创造出来的新技法
 国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