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壁画的题材内容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国画知识 > 正文

古代墓室壁画的题材内容一般有几类?

 

墓室壁画的题材内容大致归纳一下,可以分为七类:

①表现墓主庄园中生产活动场面的农耕、桑园、放牧、射猎等;

②表现墓主仕宦经历和身份的车骑出行、任职治所、属吏、幕府以及坞壁等;

③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燕居、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等;

④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的经史故事,如孔子、老子、周公一类的古代圣贤,荆轲、伍子胥一类的忠臣义士,丁兰、秋胡妻一类的孝子列女等;

⑤神话故事类,主要有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一类仙人和表现天上世界的仙禽神兽;

⑥在天人感应论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如麒麟、芝草、神鼎等;

⑦天象类,如日、月、星宿、云气和象征四方星座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各类内容在墓中的分布,一般是①、②、③、④类内容绘于前、中、后室或耳室,⑤、⑥、⑦类内容绘于墓室顶部和墓门部位。

 

相关知识 - 技法

秦汉绘画

秦汉绘画的发展、绘画遗存及其绘画成就与影响:绘画的广泛应用于宫室屋宇和墓室,无疑是在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绘画极大程度上拓展了中国绘画所表现题材和领域
 国画知识

明代时期的绘画

明朝时期绘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明代时期的画论著述比以前的丰富,不仅画史、画论众多,还出现了丛书辑录,题跋、笔记也多成为专集。
 国画知识

清代时期的绘画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清代的民间绘画以乾隆、嘉庆年间最发达,尤其是在工商业经济繁荣的小城镇。
 国画知识

长沙楚墓帛画

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帛画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出土于战国中晚期楚地,保存完整的是湖南长沙出土的两件。一幅定名为《人物龙凤》,一幅定名为《人物御龙》。
 国画知识

战国时期楚帛书图像

战国时期楚帛书图像:在1942年被盗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横38.7厘米,纵47厘米。帛书的四周绘有12个神像,每边三个,均头部向内,足部向外
 国画知识

汉代墓室壁画

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汉代墓室壁画的分期与分区;汉代墓室壁画的区域类型特点。汉墓壁画对于了解汉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及审美思想和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