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浙派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国画知识 > 正文

绘画流派之浙派

 

浙派是中国明代绘画流派,开创人戴进为浙江人,因此取名。在继承传统和艺术追求上,浙派与当时的院派(也称院体),同受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影响,在继承的同时,浙派画家注意个人笔墨技法与画风的变化。

 

浙派与院体,在对继承传统的态度上和艺术追求上仍有所不同。院体继承南宋山水画传统,比较谨守旧规,仿效几能乱真,风格雄健仍不失严整。浙派虽有明显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痕迹,但用笔更加粗简放纵,墨色也显得淋漓酣畅,画面动感强烈,气势豪放,具有较多的新意。 在人物和花鸟方面,两派也各呈异趣,故而浙派能自成一系。

 

同是浙派画家,其风格也各有不同,如戴进得劲爽精微,在淋漓畅快中显出秀逸特点;而吴伟则显出豪迈简括,纵逸洒脱的特征;张路、蒋嵩、 汪肇等或爽健,或恣肆。各有区别。作为绘画流派,浙派在明代前期与院派同为画坛主流,追随者很多,影响很大。因浙派中的吴伟是今湖北武汉人,故画史也称他及其追随者为江夏派。到了明代中期以后浙派画家由于 一味追求狂放,流于草率,逐渐失去画坛主流地位,而被新兴的吴门派所取代。

 

相关知识 - 技法

武氏祠画像石

武氏祠画像石:中国东汉石祠画像石。武氏祠在今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宅山,旧称武梁祠或武氏“前石室”和“左石室”,为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三个石祠的石刻装饰画,现保存刻石40余块。
 国画知识

《图绘宝鉴》

《图绘宝鉴》:中国元代的画史著作。全书可分两编。上编第一卷实为叙述,编录前人著述中关于论画与鉴赏的论述,如“六法”、“三品”、“三病”、“六要六长”、“制作楷模”
 国画知识

明代寺庙壁画

明代寺庙壁画:在中国的明代,壁画远远不及前朝,但是寺庙的壁画与墓室、祠馆壁画,还是比较发达的,在统治阶级倡导下,也曾兴盛一时。
 国画知识

明代宫廷绘画

明代宫廷绘画:在明代时候,没有正式的翰林图画院建制,但它还是和历代的王朝一样,组织了一大批的画家为宫廷服务。
 国画知识

明清时期的版画

明清时期的版画:在中国的明清时期,版画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市民文学的繁荣,而趋于繁盛。
 国画知识

东魏茹茹公主墓室中的山水壁画

中国汉、魏早期壁画、汉画像中的山水画:东魏茹茹公主墓室中的山水壁画,此墓结构宏伟,壁画内容及出土器物丰富精美,以陶俑为主,完全呈现出北方民族大力推行汉化的时代特征。
 国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