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年龄差再与绘画表现力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绘画知识 > 正文

幼儿的年龄差再与绘画表现力

 

根据儿童绘画心理和造型特点,1一3岁为涂鸦期:从无目的涂画到有目的涂画,没有具体形象。3—5岁为象征期: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大多是靠记忆模仿,创造象征符号,画面表现特点为说明性图解。5—8岁为图式期:可根据观察物象特征,进行意象表现

儿童绘画:妈妈、鲜花、自行车

上图这三幅画,从画面分析,其绘画表现力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由于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的智力发展不同所决定的。因而不能一概而论,从各自年龄阶段评析,这三幅画都是比较好的图画。图13是象征期幼儿的作品;图I4、图15是图式期幼儿的作品。三幅作品都是幼儿

通过直接感受客观事物,加以认识、理解,并且自发、主动地运用绘画的形式所作的表达、表现,这是最值得赞许和鼓励的方面。

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智力发展都是同步向前的,尽管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在各个年龄阶段也是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但是,智力的主导作用更为突出,比如:年龄是“涂鸦期”的幼儿,2岁多就能用象征符号表现人和物,说明智力发育早。而有的年龄是“图式期”的幼儿,画的画同3岁幼儿的图画一样。这不仅是表现力的差异,更主要的是智力的差异。当然,人的智力发展因素往往是复杂的,不能说单看幼儿的作品就可以判断其智力水平。如有些幼儿的表现力受到约朿,而他的智力发展已到相当高度,则需要给予均衡发展的机会,美术教育有助于这方面的调解。

因此,对于幼儿美术作品的赏析要建立在掌握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美术特点及表现规律的基础上。

 

相关知识 - 技法

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

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儒家十分强调礼、乐的美育作用,认为礼能使人的外在行为得到规范,乐能使人的内在精神得到陶冶。
 绘画知识

中国近代儿童美术教育

中国近代儿童美术教育:清末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民主教育家蔡元培,还有陶行知,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对中国的幼儿美术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绘画知识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书画异名而同体”(《历代名画记》)。中国文字虽有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之分,而“最初的文字,是象形图画的速写”(翦伯赞《先秦史》)。
 绘画知识

非洲岩洞艺术

非洲岩洞艺术是新石器时代非洲原始社会艺术的遗迹,描绘人类日常生活、舞蹈、狩猎、战争和举行原始宗教仪式的风俗画等。
 绘画知识

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是指4〜15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
 绘画知识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绘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