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素描知识 > 正文

在素描绘画中,什么叫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具象到抽象的转变是以人们观察到的自然物体为对象,将其外形、内部结构特点加以分析、归纳,进而完成简单明了的艺术作品。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先要对物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再经过对物体的概括,最后形成抽象的造型。这种变形方法是绘画者在对自然形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联想,使自然形逐渐过渡到简化了的抽象造型,从而产生艺术美感和形式感。这种从自然形到抽象形的转变包括从物体表面到内部的转变、从现象到本质的转变等。其实具象和抽象只是观察者对同一自然形的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表现方法。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可以透过物体的外在找到最能表达物体特点的内在本质,同时也可以表达画家本人的绘画风格。因此,具象到抽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

从具象到抽象转变也是绘画者创意的过程,抓住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基本属性,再将其进行抽象的转化。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不应该只依赖人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结果,还可以通过人们的触觉、味觉等其他感觉器官来进行全面的体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比较到位。比如一个苹果,首先只会看到它的造型和色彩,然后会摸到它感觉较为光滑,尝到它甜甜的味道,这种由视觉、触觉和味觉形成的多重感受,会使作品更为深入,这样的作品才能感染观者。在观察物体时还要用心去感受,不要只是着眼于物体的外形,绘画者可以主观地将物体分解,从各个局部去观察,再将各个简化的造型进行组合,形成整体的抽象造型。

通过从具象到抽象转变的练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发,使学生通过物体外观、表面材质、肌理而产生绘画灵感,从感观获得自然物的感性思维,逐步走向思维的高级阶段——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的产物。

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主要通过感受、思考、推理等来完成,是符合逻辑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合理演变。

 

相关知识 - 技法

素描玻璃的质感表现

素描玻璃的质感表现:透过玻璃物体绘画者可以看到其后面的物体和背景,在绘画的过程中一般起形后先画背景的色调
 素描知识

素描皮革的质感表现

设计素描皮革的质感表现:在设计素描表现时,要达到很好的皮革效果,就要将明暗调子绘制得较为柔和,表现出一定的纹理感。
 素描知识

设计素描纸张的质感表现

设计素描纸张的质感表现:在设计素描中对于纸张的表现很常见,纸张的种类比较多,比如素描纸、水粉纸、报纸、水彩纸、宣纸、高丽纸、牛皮纸等很多种
 素描知识

素描织物的质感表现

素描织物的质感表现:织物的表现难点在于其表面的机织、针织、编织等纹理的表现,如果了解了其制作工艺,再结合细致观察将会有助于正确表现出其纹理效果。
 素描知识

素描木材的质感表现

素描木材的质感表现:不同的木材都有各自的固有色和纹理,同种木材的纹理也有细微的区别,在设计素描表现时,应抓住其纹理的走向和特点。
 素描知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

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这一时期艺术学院的素描教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成为艺术家的聚集地和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
 素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