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品画“六法”之要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国画知识 > 正文

古代品画“六法”之要

 

古代如何品画?现代钱钟书重新作了标点:“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管锥编》第四卷)

古代品画“六法”之要

六法依次为

“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或作品整体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富于生命的活力。原为衡量画中人物形象,后扩至其他题材作品,乃至某一绘画形式因素。

“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其中“骨”为一比喻性概念,借指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所画人物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谢赫的“骨法”也包涵了用笔所表现的骨力、力量美,它是传统绘画特有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决定的美学原则。

“应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将其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表明南北朝时代对描绘对象真实性十分重视的同时又深刻地把握了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 ,它的位置是很恰当的 。

“随类赋彩”或“随类,赋彩是也”,是指着色,可以解释为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相似。

“经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位置或指物象的地位或指安排配置的动作,因断句不同而使“位置”或为名词,或为动词,总之指构图和构思。

“传移模写”或“传移,模写是也”,指临摹作品。传,移也,或解释为传授、流布、递送,模为摹仿。绘画上的传移流布,靠的是模写。模写的功能,一是可学习基本功,二是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由于它并不等同于创作,故谢赫将其放于六法之末。

 

相关知识 - 技法

南唐周文矩的人物画

南唐周文矩的人物画:重屏会棋图卷 琉璃堂人物图卷 文苑图卷 宮中图卷。周文矩,金陵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南唐画院翰林待诏,擅画人物、车马、屋木、山川。
 国画知识

洋画师:郎世宁|

洋画师:郎世宁|清宫画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 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
 国画知识

白描派:禹之鼎

白描派:禹之鼎|清宫十大顶级画家之一。禹之鼎(1647—1716),字尚吉,一字尚基,一作尚稽,号慎斋,江苏扬州人,后寄籍江都。清宫十大顶级画家——白描派。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
 国画知识

全能画家冷枚简介

三朝元老全能画家冷枚简介。冷枚(1669—1742),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焦秉贞弟子。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
 国画知识

白描画师金廷标

白描画师:金廷标简介。金廷标(生卒不详),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画家金鸿之子。善人物,兼花卉、山水,白描尤工,亦能界画。
 国画知识

何为国画?

什么是中国画?何为国画?中国国画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绘画表现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国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