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白描(线描)?“线”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及特点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国画知识 > 正文

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称线描,是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依赖色彩和明暗作为造型手段,而是运用线条的长短、曲直、粗细、浓淡、干湿、疏密等变化来表现物象的形象、神态、质感、量感和空间感。它既是工笔画的基础,又是一门独立的画科,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线”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及特点

线,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形式要素和基本造型语言。在中国画中,“线”一方面是刚家对客观物象形休结构特征的提炼和概括;另一方面,它是_家运用富有变化和富有弹性的毛笔,直接表达向己的情绪和感受的形态符号。因此,中国画的线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和抒情性。

中国画中线的形成最终要归于用笔。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夫象物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就是说,绘画不仅仅是把形象画像,而且还要及现出对象的“骨气”。“骨气”一方面是指对象的形体结构等物质因素,另一方面是指物象的内在精神因素,同时还包括用笔的力度和气韵等。中国關用笔的基本方法在于“写”。“写”的含意有二,一是指与书法相同的表达方式,即书写方式;二是指抒情过程所体验到的那种畅快和欣慰。中国画中丰富多变的线条,是通过用笔的轻重、疾徐、顿挫、虚实等手法创造出来的粗细、

长短、曲直、浓淡等各不相同的线条轨迹,而将这些线条打规律、有节奏地组织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画面的形象、气韵、节奏等形式美感。因此,中国画的线,不只是单一的轮廓线、结构线,而是高度提炼、概括并且融入了画家情感的线条。中国画强调书法用笔,就是将书法的抒情意味和节奏韵律通过线条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实现意与象、心与物的完美统一。

白描作为一种纯粹的线的艺术,它在表现物象神、形等关系的同时,更强调线本身的审美价值。白描中的“线”,朵“用笔”的产物,而“用笔”的关键首先在于用笔的力度。所谓“骨法用笔”就是指富有力量感的用笔方法、技巧和富有表现性的线条韵味。古人有“力透纸背”“力能扛鼎”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力”,是内在的力、含蓄的力,是感觉中的力,是阔家内在的“功力”。一个功底深厚的画家,其所作的画、写的字,线条刚劲、挺拔,笔笔见力。因此,一幅好的白描画,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这也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图2-1)

菊花,白描,陈子奋

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在氏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出了“十八描”。这是对人物衣着刻画的用笔特点和线形规律的总结,它不仅表现了衣着的不同质感,同时也体现出画家的不同个性和风格特征。“十八描”虽是对人物画衣着线条的概括,但也适用于花鸟画。工笔花鸟画亦常运用其中的铁线描、游丝描、兰叶描、柳叶描、钉头鼠尾描等数种描法,来表现花卉、禽鸟、蔬果、虫鱼等题材。另外,白描加淡墨渲染也属白描范畴,是在白描以线造型的基础上用水墨晕染,以增强体积感和空间效果。(图2-2)

美人蕉,白描

 

标签: 白描手法
相关知识 - 技法

写意花鸟画中石头的画法

国画花鸟画中石头的画法,国画花鸟画中石头作画步骤。石头在花鸟画中经常出现,它一方面可以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画面的墨色,使画面的节奏感或韵律感加强。
 写意画

写意画太湖石的画法

写意画太湖石的画法,写意画太湖石作画步骤。太湖石的特点是 "瘦 "、 "漏透 "、 "皱 ",画时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将其形态表现出来。
 写意画

写意画松树的画法

写意画松树的画法,写意画松树作画步骤。(1)勾树干。画松多从主干起手,随勾随皴,然后一气贯通画出主干。先把主干粗枝勾好,再加细枝。对树之动势应成竹在胸,切勿用笔滞碍。
 写意画

写意画荷花的画法(一)

写意画荷花的画法,水芙蓉的画法。画花一般有勾花法、勾染法、没骨法等。荷花与莲蓬的表现手法可以用双勾法或没骨法,也可以两者并用。
 写意画

中国花鸟画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门类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花鸟画是以花卉、禽鸟、蔬果、虫鱼、走兽为题材内容的民族传统绘画,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技法
 国画知识

如何学习花鸟画?

如何学习花鸟画?学习花鸟画也要从临摹开始,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进行写生和创作。临摹一般从工笔花鸟画的临摹入手。
 国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