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山水画中的山石画法特征

所属分类:了解美术 > 国画知识 > 正文

晋人山水画中的山石画法特征

 

晋人上承下古至汉的山石表现本质,同样从《洛神赋图》中可以看到:石的形态更因物形气化”的表现而似雍容着的舞蹈,或俯或仰、或顾或盼、舒逸自旷……云水通过流畅、飞动而矜持的高古游丝线形缓缓勾出,更似“机迅体轻,与志迁化”游龙般的妙美的舞蹈。

晋人山水画中的山石法特征
山石的形象塑造充满了宇宙气化的“物形气化” 之美.“胀鼓鼓”、“肉墩墩"的形象塑造也直接 传承在李成、郭熙、王诜绘画之中。

这种气化于树石、云水、点景的飞动骨线和“物形气化”的古朴相结合的描写,使画面意境获得的正是宇宙生命的“无声之乐”的“初发芙蓉”之关,那种居于幽冥,又充满宇宙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的人然生机。也正是稍后的宗炳认定的,需要从根本的心性出发来“澄怀”、“味对”出宇宙最深微的生命意识,也是王微以“一管之笔”所拟的“太虛之体”的心性表达,也从此的中国山水绘画艺术毫不犹像地延续着这一本质发展,随历代修正而发扬光大。

 

相关知识 - 技法

水墨画技法之冲墨法

水墨画技法之冲墨法(《寒雀图》的绘制步骤)。冲墨法利用了洗衣粉宣纸落墨后,墨色易于排遣的性能,乘墨色未干时洒水冲墨,可使墨色流动起来,产生各种具有动感的肌理效果。
 国画知识

五代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

五代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1 荆关一路;2 董巨一路。五代荆关一路中原山水画的总体特征包括整体审美;五代山水所代表的另一路便是董巨山水画了
 国画知识

北宋李成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

北宋李成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李成用每一根充溢着气化的笔线,银钩铁画,气贯一念,由自性——林泉之心而发的恭敬、虚灵之心,用舞蹈般的节奏之关勾勒成树身辗转繁复“物形气化”
 国画知识

北宋许道宁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

北宋许道宁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许道宁初学李成,也能感悟自然而有内心所感,自出机抒建立自身闺法特征,以至于有“李成死,范宽谢,唯有长安许道宁”一说。
 国画知识

北宋郭熙、王诜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

北宋郭熙、王诜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树法可能是“李郭派山水”画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了。郭熙、王诜在承传李成的寒林枯木(松干枯痩多节,小树如柴,出枝多蟹爪等特征)的同时
 国画知识

元代画家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

元代画家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赵孟頫、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纸本替代绢本的材质变化使得元人水墨山水技法多皴擦、少渲染,而所处的地理特征使他们的绘画风格多偏向于董巨画风
 国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