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一般常用两种画法,一种是先勾出叶筋,定出大概的叶形,再由外缘侧锋行笔,墨色较浓,把叶的外围画出来,此时叶形已出,再在内圈用侧锋补以淡些的墨。
另一种是以浓淡变化的侧锋笔直接把荷叶画出来,也就是常说的泼墨法。这种画法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几笔下来把荷叶的各种形态表现出来,行笔中可加入滚笔笔法。半干时以浓墨勾画叶筋(即是以浓破淡),荷花亦常用两种画法,一种是用洋红(有浓淡变化)变化用笔画出,半干时以浓墨或浓胭脂勾花瓣和筋,亦可用金粉勾;另一种以浓淡相宜的墨勾出花瓣,干后以洋红染,每个花瓣尖部用浓些的洋红,或可用淡花青随花瓣形复勾一遍,这样画出的白荷花更显淡雅。画荷花较难的是荷秆,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画荷秆要“绵里藏针”,意思是外表看上去很嫩很柔软,但内里像有钢丝撑着劲。因为荷花的生长不枝不蔓,只有一根秆支着一个大荷叶(或花),荷叶的墨色和面积给人以重量感,如荷杆画得无力,则支不住叶。
画荷秆不是笔直的行笔,要有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入笔要藏锋,用行笔的变化把外柔内刚的劲头和随风飘舞的神态表现出来。注意用笔不要过湿。顺便提一下苔点,要用“高山落石”的笔法,即笔要带墨(或色)饱满,落笔有力,中锋入笔,着纸后笔要动,不能只是按笔,点的大小疏密要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