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学习传统和写生基础上意境的创造。它区别于一般的习作,创作应当具有一定的境界和高度。花鸟画的创作主要向人们揭示大自然的美,通过作品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艺术创作的感受来源于生活,体验生活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花鸟画的创作范围非常宽泛,城市、乡村、公园、山野,处处都有花鸟画的题材,所以,花鸟画家每时每刻都要关注生活。要善于挖掘别人没有发现过的美好东西,善于观察、收集有艺术魅力的景物瞬间,只有发现美才能创作美。因此,要大量收集素材,像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看的东西多了,才能鉴别什么是美的,什么东西可以入画,什么东西不能入画。
绘画创作是把各种素材加工成成品的过程。如果搞一幅花卉创作,需要把各种花头、叶子、枝干等进行大量的写生,掌握其基本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结构,进而熟练到形象了然于胸,做到闭目形象也如在眼前的程度。有时甚至可以把不同时间的素材放在一起,如于非闇先生画牡丹,把春天的花、秋天的叶、冬天的枝干画在一起,也就是把牡丹在不同季节最好看的部分画在一起,取得了成功。所以,搜集素材一定要多,素材多了,创作时可选用的余地就大。
通过体验生活,找到了想表现的瞬间、场景,掌握了一定的素材,便有了最初的创作冲动。这种冲动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构思立意。构思立意就是对作品的主题、内容、形式及表现方法的设计思考。要结合小构图,把脑海中形成的想法凭借一定的形式落实到纸上,这里所包含的因素有平面构图、色彩搭配、技巧运用等,构思立意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全面素养。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作品要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构思立意要通过构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花鸟画的构图有一定的规律,要进行创作必须掌握这些规律。首先画面应有主次,画面立意要重点表现的部分是主要部分,其他为次要部分;第二要有虚实,主要部分实4次要部分虚,有虚实画面才能生动;第三要有疏密的变化,古人讲“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讲的就是疏密关系,构图上不可平铺直叙,有疏密,画中才有变化;第四要有藏露,画中有藏露,才能充分表现出画面的意境和情趣,画面才能含蓄:第五要有开合,画面的构成也和写文章一样,有开头和结尾,即开合:第六还应该有承接部分和中间内容,在绘画中叫起承转合。处理好这些关系,画面才能在变化中求统一,达到圆满的艺术效果。
传统花鸟画有很多是缘物寄情的。如画鸽子以示对幸福和平的向往,画雄鹰展翅表现高瞻远瞩的抱负,画相思鸟、鸳鸯、白头翁比喻人们对爱情的坚贞,画仙鹤则是健康长寿的祝福,画梅代表有骨气,画兰喻暗香,菊抗严寒,竹则是虚心高洁的象征。另外,中国民间长期以来流行着许多与鸟名谐音而构成题材的花鸟画,如画牡丹、白头翁称为"富贵白头",画竹子、寿带称为"祝寿图",画芙蓉、鹭鸶称为"福禄图",画喜鹤、梅花称为"喜上眉梢"。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应很好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