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洒(撒)法,是指在画面上喷洒颜色、墨、胶矶水,或撒盐、沙子等,使画面产生不同的点状或雾状的肌理效果。
喷洒,或称喷染,此法一般用于铺成画面调子,调整画面明暗及色彩关系,还可以采用遮挡手法,用以塑造物体形象。喷洒(染)法是用喷壶、喷笔或喷管,将调好的颜色喷在画面上,根据画面需要可整幅画面喷洒,也可局部喷洒,喷洒的效果一般都具有云雾蒙蒙、虚实掩映的意境效果。
喷洒可分干喷与湿喷两种方法:干喷是将墨或色直接喷在干燥的画纸上,点子清晰明显;湿喷则是先用清水将画纸喷湿或刷湿,趁湿或趁前遍底色未干时进行喷染,使喷上去的墨或色点自然渗化。两种方法,效果韵味各异。
另外,还有一种“弹点法”与喷洒相近,但所用工具和手法不同,弹点足利用牙刷、毛笔及网筛等工具,将颜色弹撒在画面上的着色方法。弹点的点子较喷染稀疏而大,而且可以使用稠厚的颜色,以便覆盖下层物象,用以表现某种景色和气氛。例如表现繁茂的桃花,可用曙红调白粉弹撒粉红色点;表现雪景或梨花等可用白粉弹撒而成。(图2-56)
此外,在生宣纸上先喷洒清水、弹点胶矾水,再用墨或色刷于其上,也可获得大小不同的点状肌现效果。(图2-57、2-58)